得许多兵法,哪里受得了魏延如此当众奚落。他正要反唇相讥,孔明急忙喝住,也叫魏延回班坐下。这才轻声对魏延道:
”此乃非常之举,说是铤而走险也不为过。不可不多提一些疑问,多有一些假设。“
魏延见丞相郑重其事,并无轻视之态,就心平气和答道:”丞相有何疑问,有何假设,但问无妨!";
“将军此想,是即兴之说呢,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呢?”孔明领首笑问。
“当然是深思熟虑!”魏延肯定回答。
“将军可知魏军之中,除夏侯璪怯弱无能之外,还有多少能人吗?”孔明听了又问。
魏延--正,竟说不出来。
孔明只好自问自答,他说:
“魏军人材济济,谋士众多,战将如云。眼下数曹真、司马懿、满宠最杰出,乃是十分难得的帅才。以下还有张合、郭准、费曜、戴陵等,都是一些能征善战,可以独当一面的良将。兵法云:知此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若按魏将军所说,从子午谷孤军深入,倘若有人进言于山壁中以伏兵截杀,不但将军五千人受害,也大伤我大军北伐之锐气。”
这一席话说得众将心服口服,也把魏延说得无言以对。但他又感愤愤不平,以为这是丞相前怕狼后怕虎,不相信他的才干,轻视他的谋略。
参军马谡听了众人之论,忽然提醒道:
“丞相,魏将军之策虽不可行,但若魏军中有敢冒险者,也从子午谷袭我汉中,岂不是断我之后,危及成都?";
这一说触到了孔明的心病。此次北伐,蜀中虽然留下四万人马。但有三万驻在江州,由李严统领防备东吴及曹魏汉水以东治军。益州及汉中的大片地区,总共不过一万人马守卫。许多战略要地都无兵驻防,蜀中实际上是一座空城。
若如马谡所说,魏军有一支奇兵从子午谷入侵汉中,直取成都,蜀汉的天下就危在旦夕了。想到此,孔明立即起座对魏延深深一躬,拜谢道:
“若非魏大将军献了此策,给以提醒,孔明此漏,几成大错,将军实乃大将之才。”
魏延听了却莫名其妙,
孔明当即命令镇东将军赵云和扬武将军邓芝为偏师,分兵箕谷作为疑兵,扬言由斜谷直取郿城,一则防备魏军从子午谷袭击汉中,二则牵制魏军北援之师。
赵云、邓芝领命率兵投东去后,孔明又令魏延为先锋,亲率大军向北攻打祁山。
魏安西将军、雍凉都督夏侯璪,闻孔明分两路大军入侵,惊得面如土色,不知如何御敌。只下令聚集诸路军马,死守长安。雍州太守郭淮急忙劝道:
“孔明攻打祁山,必先西取天水、南安、安定三郡。都督不可畏敌如虎,未经一战,退守长安,拱手让出关中大片土地。”
“孔明从北边杀来,赵云从西边攻来。本都督没有分身之法,不固守长安,如何御敌?”夏侯璪哭丧着脸嚷道。
郭淮见这位皇家驸马,饱食终日,一无所能,实是饭桶。便又赶紧教他,可速即提兵前往天水、南安、安定三郡守城,一边上表告急,请朝廷派援兵,抵御箕谷赵云之军。这样不但长安可保,而且蜀军可破。夏侯璪听了顿觉有理,立即派人上表告急,留下郭淮镇守长安,自己提兵前往三郡御敌。
郭淮料他不是带兵打仗的材料,急忙又拦道:
“都督一统雍凉大军,应该坐镇长安节制各路人马才是,前往三郡守城备战的事,就交给郭淮吧!";
”胡说,本镇留在长安,岂不被你看是畏敌如虎。你给我留在这里,丢了长安,我要你的脑袋。“
夏侯璪瞪着---双金鱼眼,根本听不进郭淮的忠告。他以为守三郡、守长安都是守,不过一回,留下来反而被人看轻。
郭淮苦劝不听,只好让他去了。
告急表章传到魏都洛阳永宁官,魏明帝曹睿看后,便对尚书孙资问道:
”朕继位之初,曾问贤卿,天无二日,国无二主,更不能允许三国鼎立。先伐蜀呢?还是先伐吴?卿曾答道:固守待变,可统天下。可如今蜀中未见有变,反而杀上门来了,这是为什么?";
孙资见问,不知如何回答,只作尴尬状。
他虽是秩比二千石的内廷尚书,却掌魏朝机密多年。当初明帝问策,他的回答并非毫无依据。他是对他所掌握的各国情势,经认真分析、长期思考之后,才得出来的最佳对策。
当初,蜀汉刘备新丧,国内又有以李严为首的刘璋旧部,和以诸葛亮为首的刘备新党,两个新旧集团明争暗斗,随时可能爆发内战。东吴文臣武将又处在新旧交替之际,也有许多内部矛盾,两国都有许多因素可能发生变乱。
而且魏国连年征战,国力也需要恢复。因此他当初认定,固守待变,实为上策。
现在孔明兴兵犯境,实属意料之外。眼前以蜀国人力物力而言,断无兴师动众之理。孔明这样违逆常规,穷兵赎武,其目的何在,真是不可捉摸!
孙资左思右想,难得究竟。只好随口应变,道:
“诸葛亮诡计多端,神机莫测。这会不会是蜀中空虚,他就来个以攻为守,虚张声势呢?";
“以攻为守,虚张声势?”魏明帝觉得不对。蜀军打的是“光汉复刘”的旗号,喊的是“收复故都”的口号。而且两路大军矛头所向,直指长安。这哪儿是虚张声势呢?
“依贤卿之见,现在是征调各路大军御敌呢?还是固守不动,以逸待劳,观其虚实?”魏明帝沉吟片刻又道。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