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是众望所归,我便不敢再辞。”
次年正月初一,宇文觉正式登基,燔柴祭天,宣告北周建立。
他身着冕服,立于高台之上,百官俯首,山呼万岁。
史书从此称他为北周天王。
登基后,宇文觉追封父亲宇文泰为文王,庙号太祖;
母亲元氏为文后。
至于魏主拓跋廓,则被降为宋公,软禁于府中,再无实权。
封赏群臣时,宇文护站在最前,嘴角微扬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大司徒李弼升为太师,赵贵为太傅,独孤信为太保,而他宇文护,则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大司马,手握兵权。
宇文觉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庶兄宇文毓,略一沉吟,道:“宁都公毓,封为大将军。”
宇文护眉头一皱,心中暗想:“这小子竟敢自作主张?”
但面上仍笑着附和:“陛下英明。”
其余官员也各有封赏,朝堂上一片喜气。
宇文护掌权后,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,开始大肆封赏功臣。
他重新加封李弼为赵国公,独孤贵为楚国公,独孤信为卫国公,于谨为燕国公,侯莫陈崇为梁国公,而他自己则受封晋国公。
“诸位国公,各食邑万户,今后便是朝廷的屏障。”
宇文护站在大殿上,目光扫过众人,语气不容置疑。
李弼微微拱手,笑道:“大司马厚爱,臣等必当尽心辅佐。”
独孤信却眉头微皱,低声对身旁的于谨道:“封赏虽厚,可这天下,究竟是谁的天下?”
于谨轻叹一声:“慎言,慎言。”
此时的魏主元廓早已被架空,寄居在大司马府中,形同囚徒。
宇文护觉得留着他是祸患,便决定斩草除根。
“大司马,魏主虽已无权,但毕竟是先帝血脉,若贸然动手,恐惹非议。”
心腹谋士劝道。
宇文护冷笑一声:“成大事者,岂能妇人之仁?
他活着,只会让那些旧臣心存幻想。”
没过多久,元廓便“暴病而亡”。
消息传出,朝野震动,但无人敢质疑。
宇文护对外宣称:“魏主突发恶疾,不幸驾崩。”
并追谥为魏恭帝,算是给了个体面的结局。
“真是可笑,一个活生生的皇帝,就这么‘病死’了?”
侯莫陈崇私下对李弼说道。
李弼摇头:“乱世之中,生死不由己。
我们又能如何?”
至此,北魏王朝彻底终结。
从道武帝拓跋珪建国,到孝武帝元修西逃入关,共传九世十一主,历时一百四十九年。
东魏仅存一主十七年,西魏三主二十三年。
“这段历史,总该有人记下。”
独孤信望着宫墙,喃喃自语。
“是啊,北魏虽亡,但它的兴衰,对后世而言,万不可少。”
于谨缓缓说道。
宇文护自恃功高,行事越发专横。
他仗着自己是宇文泰的侄子,又是辅政大臣,渐渐不把旁人放在眼里。
朝中大臣赵贵、独孤信等人,原本与宇文泰平起平坐,如今却要屈居宇文护之下,心中自然不服。
一天,赵贵私下找到独孤信,愤愤道:“宇文护独揽大权,肆意妄为,再这样下去,朝纲必乱!”
独孤信皱眉道:“可他是大冢宰,又有兵权,贸然动手,恐怕……”
赵贵冷笑:“难道我们就任由他摆布?”
两人商议许久,决定暗中联络其他不满的大臣,伺机除掉宇文护。
然而,他们的密谋却被开府仪同三司宇文盛察觉。
宇文盛是宇文护的心腹,立刻跑去告密:“大冢宰,赵贵和独孤信正在谋划对您不利!”
宇文护眼中寒光一闪,冷笑道:“好大的胆子!”
次日,赵贵入朝时,刚踏入大殿,两侧突然冲出甲士,一把将他按倒。
赵贵挣扎怒吼:“宇文护!
你凭什么抓我?”
宇文护居高临下,冷冷道:“谋逆之罪,当诛!”
不等赵贵再辩,便下令处斩。
独孤信也被免官,被迫自尽。
自此,宇文护权势更盛,朝中无人敢违逆。
可偏偏有人不信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