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无叶文学网>书库>历史军事>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> 第392章:落幕之前(二合一)

第392章:落幕之前(二合一)

中。

  他们在人群中把自己的手高高举起,等“所有目光向我看齐”后,就会把纸张打开,将上面书写的各方见闻,转述给大家。

  至于百姓们听说这些事情后有何想法,发出什么议论,那可跟他们没有关系了。

  毕竟,

  他们只是平平无奇,泯然于众人的“报郎”嘛!

  而百姓们从“报纸”上得到了“新闻”后,就会在闲暇之时,坐在树荫之下,或者田埂旁边,对这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
  其中一些话语,

  自然会传到正在巡游的皇帝耳中。

  更有胆子大的,会在皇帝下令召见这些言论制造者时,直接在其面前说一些令旁人感到惶恐万分的话语。

  好在,

  皇帝似乎在寿数将尽之时,找回了年少时那“懒得跟你计较”的脾气。

  他没有责罚那些指责自己好大喜功的百姓,还会给予那些敢于指斥乘舆之人赏赐。

  在私底下,

  皇帝会跟霍嬗、霍光这些受其信任的年轻臣子说,“朕最近想了很多东西,心里的感情十分复杂。”

  “在过去的一些事情上,朕的确是有过错的。”

  “只是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弥补。”

  霍光安慰皇帝,“陛下有这样的心,已经十分贤明了。”

  至于该做什么?

  年近七十,

  还能折腾什么呢?

  不如把任务交付给后人,让后继之君去弥补错误。

  霍嬗却直爽的说,“眼下不知道怎么弥补,那就在之后讨论相应的措施。”

  “可以先承认自己的错误,以免下面的人还要奉行您旧时的命令,而不知道改正,继续给他人带来伤害。”

  皇帝当时听了,心里不是很高兴。

  他对霍嬗说,“天底下哪有认错的皇帝?”

  知错改错可以,

  但认错?

  这就有点损伤属于“天子”的神性了。

  但霍嬗梗着脖子说,“从秦始皇以来,至今又有几位‘皇帝’呢?”

  “而且我听说西秦之所以可以得到延续和昌盛,正是因为其太祖召来大集议,反思了秦国历代君主的错误,并且对之进行了纠正。”

  “西秦尚且可以指责自己祖先犯下的错误,陛下难道连承认自己的过错,也难以做到吗?”

  在西秦复立之初,

  在秦人们还蜷缩在西海角落的河谷之时,

  嬴辟疆作为君主,为了国家的未来,考虑起了许多东西。

  他亲身经历了秦朝的覆灭,也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迁移,心里知道:

  仅仅拥有凭借武力和权力,是没办法巩固国家统治的。

  因为这二者都来源于“人”,

  当“人”决心反抗、抛弃自己头顶上的那位君主之时,

  再高贵的身份和地位,也将化为无用之物。

  所以诸夏的贤人,那位创立西周的武王很早就在《尚书》里说:

  “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!”

  西周行至晚期时,周厉王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证明了这个道理。

  奈何总有人认为:

  自己会是特殊的,是无法被这些真理所束缚的。

  嬴辟疆必须承认,

  他所崇拜的祖父,

  那位一统天下的始皇帝,

  就在这方面,犯下了巨大的错误。

  再向前追溯,

  那些秦君秦王,自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。

  所以在对臣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,

  嬴辟疆下令,让人将历代秦君所犯下的错误,书写在议论朝政的宫殿墙壁上,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重蹈覆辙,将辛苦复立的基业,再次带向歧途。

  时至今日,

  那面墙壁上的文字虽然已有了褪色暗淡的痕迹,

  但安都城的新宫殿中,仍旧将之传承了下去,书写上了新的文字。

  这是西秦得以兴盛的一大原因。

  也是秦国使者在汉朝停留,跟汉人互喷时,经常拿来吹嘘的实例。

  但皇帝还是没有听霍嬗的话,他把这家伙训斥了一顿,然后又继续巡游起来。

  “希望陛下可以保持这样的作派,不要再做奇怪的事情了。”

  在小房间里商议了一下近来的朝政,以及皇帝所做的事情后,刘据也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。

上一页下一页